在文玩里什么最普遍,最容易上手,這文玩葫蘆肯定占有著一席之地,也許是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吧,很多人對葫蘆都有著特殊的感情,葫蘆也成了一種全民文玩,把把玩葫蘆當(dāng)成一種樂趣,演變成一種特殊的文化潮流。
玩葫蘆是一回事,玩好葫蘆又是另一回事,所以玩葫蘆也是一門有趣的學(xué)問,如果你想要把葫蘆玩的出彩,那盤玩的方法也是很有講究的,那什么樣的葫蘆算是成了呢?那就要說文玩葫蘆的玉化包漿了,一般來講把葫蘆的顏色盤到深紫色或者棗紅色基本就算是大功告成了。雖然看到這樣的葫蘆很眼饞,但是它絕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文玩葫蘆的盤玩可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
對于文玩葫蘆,年份越久的葫蘆容易變紅,盤玩后也會更加的漂亮;而新葫蘆就不太容易變紅,但是盤玩掛瓷會很快,很容易就會出現(xiàn)玻璃底。所以盤玩葫蘆也有些不同的玩法,不同的人玩出的葫蘆效果也不同,葫蘆的盤玩嗯極限在哪里很難說的清。
對于文玩葫蘆的盤玩目前分為兩個派系,第一個派系是追求文玩葫蘆顏色上的紅潤,對于盤玩葫蘆的基礎(chǔ)很有考究,他們認為盤玩葫蘆最重要的就是放與曬,一把把葫蘆通常要放曬多年,最短的也要一年以上才會上手把玩,而此時的葫蘆在時間與陽光的洗禮之下已經(jīng)是泛著紅光,此時開始盤玩基本就是事半功倍。
另一種玩法就是比較隨心所欲了,葫蘆下藤后經(jīng)過一個月左右的晾曬,葫蘆徹底干燥就可以直接上手盤玩,這時候的葫蘆還是黃黃的顏色,經(jīng)過把玩后也是別有一番風(fēng)味,對于盤玩葫蘆的人來說,它紅不紅不重要,最主要的就是一個陪伴。
無論何種玩法,想要把葫蘆玩的好看,第一步就是讓葫蘆掛瓷,讓其變得的亮起來,使得葫蘆表面有著一汪水的感覺,一般都是使用棉手套盤玩一個周左右就能促成這個狀態(tài),當(dāng)然也有另辟蹊徑的就是用拋光板進行打磨,不過這樣容易傷到葫蘆。
很多人不太相信葫蘆能夠玉化變紅,看到的第一眼就會說是科技與狠活的產(chǎn)物,有這樣的想法也不稀奇,畢竟文玩葫蘆脆弱的很,半路夭折的事情時有發(fā)生,很多葫蘆想要看到最終的效果非常的難,有的葫蘆甚至盤玩十年八年的效果也不太理想。想到盤好葫蘆還需靜下心來,持之以恒方得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