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切和田玉的朋友都知道,取料的順序一般是手鐲、牌子、把件、吊墜、珠子。
雖然手鐲十分費料,但市場價格與收藏價值極高,因此也成了和田玉玩家的第一選擇。
不過很多藏友在選購與佩戴和田玉手鐲的時候,往往也會出現一些麻煩的問題。
首先,佩戴和田玉手鐲的三大忌諱。
一、可以買一對,不要戴一對。
中國人講究買雙不買單,買手鐲當然也希望好事成雙。再加上玉器配對成套的價值更高,也更適合收藏。
但千萬別有一對就戴一對,因為這是手鐲佩戴的大忌。除了幼兒與孩童,雙手鐲都有枷具的意思。說白了就是戴“手銬”,非常不吉利。
二、可以混搭,但切忌與硬物同時佩戴。
和田玉雖然是軟玉,硬度卻很高,很少有東西能讓它留痕。但不怕劃不是不怕碰,即使當時沒碎,裂紋卻已經產生,也會增加破裂的風險。
像一些手繩、手鏈,都可以搭配手鐲佩戴。至于手表或玉手串,就別再“玉石俱焚”了。
三、適合的圈口靠“量”或者“猜”都不準確,最好能親自試戴。
常說買手鐲看緣分,其實主要就是在說圈口尺寸,這里的難度絕不亞于買鞋。很多測量圈口的方式都不靠譜,只有試了才知道合不合適。
一般以能戴進去為下限,戴好之后向上拉,離手腕十公分左右停住最為合適。太大會甩出去,太小了恐怕要麻煩消防隊。
其次,和田玉手鐲的基礎鐲型推薦。
雖說尊重個人愛好,但和田玉手鐲在鐲型的選擇上卻頗為講究,要與個人氣質與日常穿著相搭配。
喜歡百搭簡約的可以選平安鐲,古風的飄逸隨性就要靠福鐲,想突出小巧與靈動則首選貴妃鐲。如果風格百變,那就一樣來幾條。
具體的鐲型介紹與推薦我曾經專門寫了一篇文,需要的朋友也可以拿去參考。
順便說下這三種基礎鐲型的佩戴難度,由低向高分別為福鐲、平安鐲、貴妃鐲?!笆直俊钡娜藘?yōu)先選擇福鐲,戴的時候至少不會慘叫。
同時,特殊款式和田玉手鐲的搭配。
方形鐲:最忌過度復雜。
方鐲可以說是和田玉手鐲的特有款式,這種古樸的鐲型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佩戴效果。
方鐲的款式要盡量簡單大方,即使有雕刻也應以浮雕為主。過于復雜會顯得繁瑣,看上去十分死板教條。
叮當鐲:不能過粗過多。
叮當鐲是將幾條細福鐲同時佩戴,行走之間會發(fā)出叮叮當當的撞擊聲,是一種比較調皮的手鐲戴法。
叮當鐲的精髓就在于細,鐲型過粗就會顯得非常奇怪。如果又粗又多,走起路來叮鈴咣鐺,那可就太失態(tài)了。
輪胎鐲:避免太過夸張。
輪胎鐲是對較寬、較厚鐲型的一種形象化比喻,因為用料極大,輪胎鐲一直都被認為是和田玉中的“土豪料”。
但再土豪也要有個限度,如果真成了輪胎,戴上變成了“米其林”,可就談不上美觀了。
最后,和田玉手鐲的材質與價位。
如果想收藏,那就以和田籽料為第一選擇,同時也要做好六位數以上的準備。
如果預算有限,可以考慮且末糖或者俄羅斯的白玉山料,價格大概在小五左右。
如果只是戴著玩就去看青海料,顏色豐富可選度高,幾千塊基本就能買到。
不過像青海翠青這種料子,原本流通量極低,卻突然出現了大量手鐲。很難排除是不是有人拿染色料魚目混珠,還是先不要考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