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幾年不做石雕了,我就發(fā)一下我前幾年做的作品吧,來說一說它的制作流程。
用雕、琢、刻、磨、塑等手段制作出具有實在體積的各種藝術(shù)形象,總稱為雕塑。它與建筑、繪畫、工藝美術(shù)并稱為造型藝術(shù)。雕塑一般分圓雕和浮雕兩種。按其尺寸、形制又分為大型雕塑、小型雕塑兩大類;按其不同功能則可分為宗教雕塑、陵墓雕塑、紀(jì)念碑雕塑、裝飾性雕塑、園林雕塑、噴泉雕塑、民間雕塑、架上雕塑等;按其制作材料有泥、木、石、磚、銅、陶、牙、瓷、玉、骨、漆、竹以及其他金屬、化工材料雕塑等。雕塑不論采用哪種材料制作,都有它的造型規(guī)律,也有它的局限性。雕塑是一種可觸的空間造型藝術(shù),雕塑的形象本身不存在透視關(guān)系,圓雕可以從四面八方去欣賞。因視點、放置地點和光線的不同,以及采用的材料不同,雕塑能使人們產(chǎn)生各種不同的感受。
制作一件石雕擺件要先從選料開始,找到尺寸合適的料,去邊角料。切割成需要的尺寸 。大石料是要上大鋸切割的,我們曲陽有河北頂大的據(jù) 。石料切割好,下一步就是打印圖紙。圖紙要按一比一的尺寸打印出來,貼在切割好的石料上。就開始了第二步;包荒,也就是去掉不需要的地方,大概的去。不能說第一次就切割到正好的地方,要慢慢去。包荒是件最辛苦的工作,最費力了。包荒以后大型就出來了。下一步就是走細,走細是個技術(shù)活,要有一定的藝術(shù)天分和美術(shù)功底。
走細以后就是清根,深雕,走細以后就換人了,換一個會清根,會給這個雕刻完美詮釋的人做,做到這一步基本石雕的靈魂就顯現(xiàn)出來了。一件石雕作品完成到了百分之八十了。剩下的百分之二十,就是拋光,這個拋光。拋光的方法分好多種,有高點拋、全拋、還有半拋光。
高點拋光是為了迎合做舊仿古的樣子,這樣更有立體感,層次分明。也是喜歡老石雕擺件客戶喜歡的樣子。給人一種老物件長時間撫摸,把玩的感覺。這個小象門墩就是高點拋光,背景和浮雕花層次分明,顏色有深有淺很是漂亮。
下面咱們在說一下全拋光,全拋光顧名思義就是不分高低都要打磨 這個就不好做了,因為浮雕和雕刻的造型好多死角,有的地方手都下不去,雖然說也有辦法清理但,還是很費力的。
打磨拋光以后,一件石雕作品就算是完成了。這種360度雕刻,被統(tǒng)稱為圓雕,圓雕是藝術(shù)在雕件上的整體表現(xiàn),觀賞者可以從不同角度看到物體的各個側(cè)面。它要求雕刻者從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進行雕刻。雕刻者要有對作品有深刻的理解和表現(xiàn)力,雕刻獅子要有雄威,雕刻小兔子要可愛。藝術(shù)源于生活。制作石雕,也可以叫做雕刻藝術(shù),稱為藝術(shù)要不斷的創(chuàng)新,學(xué)習(xí),練習(xí)。